積善之家無余慶
太吾二年,大夏北境,玉陽縣。
日薄西山之際,余暉萬道,與霧靄交織,農(nóng)戶沿黃昏下的鄉(xiāng)路歸家,牛羊也隨之入圈。
在城外北向的一棟泥瓦房中,皮膚黝黑的農(nóng)戶、扎沖天鬏的女童,還有一位錦衣素白的公子哥正圍在一張破舊的木桌前,眼巴巴地等飯。
桌上的油燈里火苗竄動,致使昏暗的屋子仿佛也隨之搖曳。
片刻后,穿著粗布裙的農(nóng)婦從堂屋外的夜色中走來,將手中的陶碟和笸籮丟在了桌上,又冷著臉回了灶房。
“少爺,您先炫?!?
農(nóng)戶把碟子和笸籮往公子哥的面前推了推,已將炫字運(yùn)用的極好。
碟子里是用鹽腌漬的蘿卜絲,笸籮里是四個雞蛋大小的野菜窩頭,玉陽縣土地貧瘠,百姓的一日三餐都是這個,終年不變。
公子哥從笸籮里撿了個窩頭出來,觀察半晌后開口:“老邱,你吃過肉嗎?”
聽到這句話,扎著沖天鬏的女童忽然來了興致:“爹,什么是肉???”
“比窩頭難吃的東西,一小口便會腹痛整夜?!?
“嘶?!?
女童呲著牙,像是已經(jīng)開始腹痛,小臉皺的不行。
公子哥此時將手中的窩頭掰了一半喂給女童,又扯了一塊塞進(jìn)嘴里,自顧自地嚼了起來。
他叫季憂,臨川大學(xué)的哲學(xué)系本科生,愛好唱跳、rap、籃球、徒步、攝影、攀巖,王者打的賊溜,還很風(fēng)趣幽默。
不過,那已經(jīng)是兩年多以前的事情了。
大一那年的暑假,他跟隨探險(xiǎn)團(tuán)穿越云嶺無人區(qū),不小心在山里迷了路,最后走到了這個世界。
然后他暈厥在了田壟上,被玉陽縣的農(nóng)戶所救。
醒來之后,大家便稱他為季少爺。
后來季憂才知道,玉陽縣有一地主富戶姓季,他與那季家的大少爺長得一模一樣,甚至連名字也絲毫不差。
那時他花了很多天才接受了自己穿越的事實(shí),但壓根沒有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態(tài),從醫(yī)館出來后連續(xù)在山里轉(zhuǎn)了半個月,尋找來時路。
然后,懸著的一顆心終于是死掉了。
后來有人告訴他,季家是玉陽縣鼎鼎有名的地主門庭,于是他認(rèn)為,自己至少可以衣食無憂,是妥妥的天胡開局。
可隨后他才知道,這是詐胡。
因?yàn)榫驮谒麃淼竭@個世界的前一天,玉陽季家因得罪了一方修仙門派而被制裁,家里人死的死逃的逃。
也正因如此,玉陽縣的百姓才會把他當(dāng)做逃亡中不小心誤入深山的季家少爺。
不過好在季太爺并非惡貫滿盈的無良地主,平時對下人還算不錯,所以這兩年,他這個贗品一直都在原季家管家老邱的家中蹭吃蹭喝。
老邱是季家的忠仆,據(jù)說是快要餓死的時候被季太爺從路邊撿回了家。
所以哪怕家業(yè)沒了,他平日里仍舊稱季憂為少爺。
但老邱的妻子很不喜歡他,畢竟老邱在不做管家之后也開始務(wù)農(nóng),家里收成勉強(qiáng)夠一家三口生活,誰也不想家里平白無故多張嘴。
“兩日后,縣里就要派人來收稅奉了,咱們家吃的比別家都多,如今還差了好些?!?
“我明天出去借點(diǎn),湊湊也就夠了。”
老邱嚼著窩頭,對站在灶房里的妻子說了一聲。
每年秋分時節(jié),大夏百姓就要統(tǒng)一上交六成田產(chǎn),養(yǎng)朝廷,養(yǎng)仙人,哪怕如今已民不聊生也從未減過分毫,以至每年冬季便有餓殍遍野。
這在大夏并不是稀罕場景,可若真有百姓能不被餓死,那才叫奇聞軼事。
更甚者,有些無法耕種卻要吃喝的老人還活著便被送進(jìn)了養(yǎng)老閣,也就是活人墓。
李淑萍端著野菜湯走進(jìn)來:“借?何處借?如今這世道,誰家能有余糧?”
“我還有一門實(shí)在親戚,想來不會不管我們。”
“你不是說你是野孤,八歲便被季家收養(yǎng),還能有什么親戚?”
“我還有一位老岳丈。”老邱低著頭嘟囔一聲。
李淑萍愣了一下,勃然大怒:“自打我跟了你之后,好日子沒過幾天就算了,還什么都要從我娘家借?”
“我在季家做管家時,也是讓你過過幾天好日子的……”
李淑萍瞥見老邱朝笸籮里伸手,伸手將其打掉:“別吃了,給少爺吃,少爺正在長身子呢?!?
頗為毒舌的邱夫人,竟是個刀子嘴豆腐心的。
(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