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霖長嘆一聲:“你在關(guān)外可能不知道,諸皇兄之間,明里暗里的爭斗,是越來越嚴峻了。”
“我大慶藩王皆有實權(quán)、兵權(quán)在手,能開府建牙,藩國獨立,可謂是從古至今過得最好的皇子?!?
“但也正因為如此,諸藩王都有了自己的小心思,他們面對父皇自是不敢放肆,可面對太子......”
李徹聞給秋白使了個眼色,后者立刻跑到馬車外趕走了車夫,親自駕車。
聽李霖這席話,他知道這是要和自己說些朝局之事了。
這種事向來是不能拿到明面上講的,李霖能如此直白地和自己說,說明他已經(jīng)把自己當(dāng)成自己人了。
李徹本以為,大慶的情況有點像是明初,朱元璋分封兒子守邊疆。
但現(xiàn)在看來,完全不是那回事。
老朱那時候,朱標(biāo)能死死壓住眾藩王,讓他們不敢有任何想法。
現(xiàn)在的太子,能嗎?
果然,李霖話鋒一轉(zhuǎn),眼神變得凌厲起來:“諸藩王中,有三人的野心最大?!?
“秦王!處關(guān)中富庶繁華之地,廣招幕僚、私兵,又擅自處死朝廷派給他的屬臣,其心跡最為險惡!”
“晉王!為人低調(diào),有河?xùn)|世家之支持,還有晉商之資助,暗中實力最為龐大,手下還有超過五千名具甲騎兵!”
“楚王!諸皇子中勇武之最,之前本無參與奪嫡之心,但不知是不是江東世家攛掇,最近也是小動作不斷?!?
“除此之外,蜀王、齊王、周王、潭王等,在朝中也各有支持者?!?
李徹聞,腦袋都有些大了。
他身處關(guān)外,每日都想著如何壯大奉國,如何暴揍蠻族,對這朝中的奪嫡紛爭的確不甚了解。
原主也是個軟弱的性子,只知讀圣賢書,對這勾心斗角之事一概不通。
這就導(dǎo)致他對大慶的局勢一直有所誤判。
按理來說,一個剛剛建立的政權(quán),應(yīng)當(dāng)是權(quán)力最集中,局勢最穩(wěn)的時候。
可大慶呢?這么多實權(quán)藩王,手中又都有兵權(quán),稍有差池就會出禍端。
慶帝也是個糊涂的,藩王手中怎么能有如此不加限制的實權(quán)呢?
更別提,他還有點清朝‘九子奪嫡’,養(yǎng)蠱式立儲的想法。
漢朝的七國之亂,晉朝的八王之亂,明朝的寧王之亂,不都是藩王手握重兵造成的嗎?
李徹突然想到了什么,看向面前的李霖,沉聲道:“我記得,四哥和太子殿下乃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?!?
“如此說來,四哥支持的......可是太子殿下?”
自己和太子之間的仇怨不可調(diào)和,若是李霖鐵了心支持太子,自己也只能考慮和他劃清界限了。
李霖聞,和身旁的燕王妃對視了一眼,眼中流露出一抹笑意。
“此事暫且不提,老六我問你,你可知如今的朝堂之上,最有勢力的都是哪幾個皇子嗎?”
李徹疑惑道:“你剛剛不是說過,乃是太子、秦、晉、楚四位嗎?”
李霖搖了搖頭:“這四人是有著明確奪嫡之心,并不代表他們獲得更多的朝臣支持。”
“那我就不知道了。”
“哈哈哈,我告訴你吧。”李霖微微一笑,“乃是太子一黨、秦王一黨、晉王一黨......”
李霖停頓片刻,直直看向李徹。
直到將后者看得一臉懵,這才開口道:
“還有......奉王一黨!”
李徹只覺得莫名其妙,伸出右手食指指向自己:“你是說......我嗎?”
“不錯!若論朝中黨羽之強,你,大慶奉王,遠超其他藩王,僅次于太子殿下!”
李徹看著自家四哥的表情,試圖從上面找到開玩笑的跡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