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月中秋,天高氣爽,連蔓兒起的早,梳洗過。丫頭吉祥就從旁邊的柜子里拿出兩套衫裙來,問連蔓兒要穿哪一套。連蔓兒看了,就挑了秋香色的那套穿了。
今年年初,她們這一股出錢,給連老爺子辦了周年。也并沒有驚動外人,不過是連姓自家人聚了聚。之后,張氏、連蔓兒、五郎和小七母子幾個就正式除了服。
為連老爺子服喪,連守信兄弟幾個都要服三年的斬哀,而張氏、連蔓兒、五郎和小七則只需要服一年的不杖期。出了孝期,連蔓兒終于也能穿些顏色衣裳,戴些金玉首飾了。
連蔓兒穿戴好,就從西屋出來,信步走到門外,站在廊上看院中的景色,逗弄廊上掛著的鳥籠內(nèi)的兩只畫眉。
廊下的石榴已經(jīng)結了紅彤彤的果子,藤蔓花架上開滿了各色鮮花,還有幾盆極具農(nóng)家風味的看棗兒和看椒兒,也是紅彤彤的果子掛滿了枝頭。
鳥語花香,又是一派富足豐收的景象,連蔓兒不由得嘴角就含了笑意。
遠門外響起腳步聲,連蔓兒抬頭一看,就見連守信正從院子外進來,連蔓兒忙就招呼了。
“爹,這么早,你又下地了?”
連守信穿了一身靛青的細布褲褂,千層底淡青色的布鞋鞋底上微微有些泥濕。
“也沒啥事,我就去看看場院,順路隨便走走,在地頭看了一眼?!边B守信就道。
地里的莊稼都已經(jīng)收割完畢。這兩天正趁著天氣好在晾曬和揚場。至于地里的柴禾,是并不急著往家里拉的,等過些日子。柴禾干爽干爽再拉回來,也方便堆放。
如今在錦陽縣境內(nèi),除了三十里營子這幾百畝的田地,還有羅家村那個莊子,這兩年期間,連蔓兒家又置買了兩個莊子。因為莊子等各種產(chǎn)業(yè)多了,再加上這些年。手下也頗培養(yǎng)出些忠心能干的人來,就在各個莊子上安排了莊頭,負責各個莊子的事務。
三十里營子的這些田地、魚塘、荷塘。再加上葡萄園等,也分別有兩個管事經(jīng)管著。一個管事,就和別的莊子上的莊頭一般,至于葡萄園的管事。則還要負責釀制葡萄酒。
這些人。自然都是簽了終身的死契的,連蔓兒家給他們的補償、待遇也相當豐厚。
因為各處都經(jīng)管的井井有條,連守信本是不用在下地的。只是他莊稼人的本色不改,對田地和莊稼的熱愛并沒有因為生活境遇的變化而有所淡薄,不僅時時地關注著田地上的一切,秋收的時候,也嘗嘗會下地去,眾人攔著。他也要做些活計,心里才暢快。
用連守信自己的話說。不管到了什么時候,這田地、這莊稼,都是家里的根基。其實,在這個年代,有他這種想法的人著實不少,要不然,也不會有那么多家人門口的對聯(lián)都同樣寫著耕讀二字了。
田地和莊稼何止是她們一家的根基,還是全天下百姓,江山社稷的根基。
也有人見連守信下地干活,就有些不理解,覺得以他的身份和家境,完全不用做這樣粗重的活計。這個時候,連守信就更有話說了。他說田地里的活計,是和讀書一樣,最上等的活計。
“人家萬歲爺每年還帶著皇后娘娘一起下地干活那。”
連蔓兒幾個聽見連守信這樣說,就都背地里偷笑。連守信有這個話,還是開春的時候,魯先生來信中說了皇帝與皇后率領百官親事農(nóng)桑的場景,連守信聽了小七給念的信,以后遇到人勸他,每次都會說這樣的話。
如今的皇后,正是沈謹。她在入宮一年之后的,就被正式冊封為皇后。
“趕緊進屋洗洗,一會該吃飯了?!睆埵蠌奈堇镒叱鰜?,笑著對連守信道。
“我就在這外頭洗。”連守信站在院子當間,四下看著。一年四季,這天高云淡、秋高氣爽的收獲季節(jié),也是他最喜愛的。
“那你就在外頭洗。”張氏就讓小丫頭端了水盆出來,看著連守信洗臉洗手。
“把腳也洗洗,我給你換雙鞋。”張氏因為看見連守信的鞋底有點濕,就忙又拿出一雙鞋來讓連守信換,隨后又問連守信,“進來的時候,看見小七他們?nèi)齻€沒?”
“看了。”連守信就道,“我在書房窗戶外頭往里瞅了一眼,三個孩子都念書那,曲先生也在。”
正這么說這話,就聽得院門口又有腳步聲,隨后,就看見小七帶著小龍和小虎轉過影壁,走了進來。
張氏的臉上的笑容立刻又多了幾分。
“餓了吧,念了這一早上的書了,趕緊進屋,馬上就開飯?!睆埵险泻糁齻€孩子道。
小七帶著小龍和小虎走到連守信和張氏跟前,都恭恭敬敬地行禮、問好,然后又向連蔓兒問好。兩年過去了,小七的個頭又竄高了好些,臉上身上雖然還有些嬰兒肥,但是看上去,已經(jīng)是個俊秀的少年模樣了。
因為給連老爺子守孝的緣故,去年的童生試小七就沒有參加,而是再有讀了一年書之后,今年年初參加的童生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