開明學堂開學之后,六郎每天也會到這里來上學,學認字、學算術。學堂里,還會為他和其余的學生提供一頓免費的飯食。
六郎來學堂念書,老宅不需要花一文錢,甚至連工都不需要出。
這場開學典禮,在秧歌隊暖場之后正式開始,持續(xù)了大約半個時辰。一眾學生先是在連守信、五郎以及曲先生的帶領下,到御賜牌樓前磕了頭。之后,連守信和五郎都在眾人面前講了話,不過重頭戲卻交給了曲先生。曲先生深入淺出、引經據(jù)典,一下子就將在場的所有官宦、鄉(xiāng)紳們鎮(zhèn)住了。
至于學生的家長,還有來觀禮的鄉(xiāng)親們,更是仿佛見了文曲星一般。有些家里也有適齡的小孩,卻沒有送來上學,還在觀望中的人家,也都動了心思,不知道現(xiàn)在送孩子來上學,還來不來得及。
典禮過后,眾人就被勸散了。至于一眾小學生們,則坐進了教室里,開始他們的第一課。
看著坐了滿屋子的孩子們,聽著他們朗朗的書生,連蔓兒的成就感空前高漲。
這是一件這么有意義的事情,在她剛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,她幾乎不敢想象,真的能有這一天。她不僅自己過上了好生活,有機會可以跟隨名師學習,她還能夠幫助這么多的孩子也走入課堂。
知識就是力量,它可以改變一切。
三十里營子這兩年,已經因為她們家的發(fā)達。而獲益良多,生活水平在錦陽縣的眾多村鎮(zhèn)中排在前列。連蔓兒希望,通過開明學堂。可以讓包括三十里營子在內的臨近村鎮(zhèn),都能夠長遠的受益。
她相信,也許一班的學生,兩年三年的時間還不明顯,但是兩班、三班,五年六年,甚至十年八年。這種情況將會變得十分的明顯。
種樹育人,時間越久,成效越顯著。樹苗長成枝繁葉茂的大樹。桃李開滿天下。
值得期待,也值得為其努力!
開明學堂暫時請有先生兩名,曲先生和劉先生,曲先生負責給孩子們啟蒙。劉先生。也就是劉賬房則負責教給孩子們算數(shù)。另外,連蔓兒家還選了個伙計過去,負責幫助料理學堂的雜事。
連蔓兒家在跨院給曲先生準備了一間屋子,劉先生則堅持住在學堂里頭。學堂里的清掃、整理、包括冬天燒火、生爐子,主要由那名伙計來負責,同時也在學生們中間實行輪班值日的制度,每天都有兩名學生要提前到學堂、并且要在放學后比其他學生晚走,幫助雜務的伙計做事。維持學堂內環(huán)境的清潔等。
開明學堂中大多數(shù)的學生都是在家里做慣了活計的,來學堂念書。也大多并沒出什么錢,每天有一頓免費的飯食吃,讓他們花很少的時間,做一些簡單的工作,維護自己學習的環(huán)境,大家伙都很樂意。
也有家境頗為富裕,花了錢來念書的。對這些學生,也是一視同仁。比如說老金家的兩個孫子,在家還沒干過活那,到學校來,也得學著干。
學堂開學幾天,一切順利且走上了正軌。連蔓兒一家也就放了心,因為府城那邊捎來消息,說是府城近郊正有兩處莊子要出手,連蔓兒一家早就打算在府城多多置產,聽了這個消息,就打算要去府城看看,如果莊子不錯,價格合適,就買下來。
臨走之前,就將學堂的事情都交托給了曲先生。
曲先生教了幾天的課,很有感觸。來開明學堂上學的,多是一般情況下上不起學的莊戶人家的孩子。這些孩子,比起那些能到私塾中念書的孩子,多了一份環(huán)境養(yǎng)成的質樸。
這樣的學生,都對教授他們知識的先生懷著樸素真摯的感情。甚至有的學生,因為過生日,家里難得地給煮了一個雞蛋,卻自己舍不得吃,揣在懷里帶到學校來,想要送給先生,當面卻不好意思,就偷偷的送。
曲先生隱居在民間,他知道一個雞蛋,對于一般莊戶人家的孩子來說意味著什么,因此被感動的不得了。
當然,這種感動的結果,是曲先生教書更賣力,當然也就更嚴格了。
曲先生有一次還跟五郎說,他發(fā)現(xiàn),這些學生里面,有一些的資質是極好的。
“如果能早點啟蒙就好了,”曲先生嘆息著道,不過他也知道五郎的經歷,所以滿懷希望地又說了一句,“不過現(xiàn)在也不晚。只要他們肯努力”
當然,還得他用心的教。而除此之外,還需要財力的支持。
曲先生并不十分委婉地跟五郎提到了這一點。其實,當初去請曲先生的時候,關于這件事,五郎已經說過了?,F(xiàn)在曲先生再次提起,是因為真的看到了希望,他希望從五郎這里得到確認。
曲先生有事,一般都找五郎,找連守信的時候極少。尤其是這樣的事,曲先生徑直就找的五郎。
五郎當即就點頭允諾,如果有這樣的人才,連家會支持到底。
曲先生很滿意。
說起來,將曲先生請到三十里營子在開明學堂中教書,還有另外一個好處,那就是,小七又多了一位名師。幾天的相處,曲先生很喜歡小七,覺得小七不僅聰明,而且乖巧。不用連蔓兒家要求,曲先生在授課之余,都會很認真地教導小七的功課。
曲先生的學問,并不遜色于魯先生或者楚先生。有了曲先生,小七也不用總是跑到府城去求教楚先生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