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更,求粉紅今天連蘭兒的種種表現(xiàn),都是在向張氏伸出橄欖枝。[~]連蘭兒表面上做的這樣大度,別說周氏,就是連老爺子也要稱贊,覺得連蘭兒好。而這些,都不影響連蘭兒背后在周氏面前,告連守信和張氏的狀。
既然如此,那么連蔓兒如此利用她這個討好的心思,那也無可厚非。
張氏就問五郎,在堂屋那邊吃飯,吃的好不好,吃飽了沒有。
“吃的挺好的。我爺就我坐他身邊?!蔽謇删偷?。
聽五郎這樣說,張氏就放心了。在連老爺子那一桌上,是不會有兩樣飯菜這種事的。
“今天飯桌上那幾個粗面窩頭,是特意給我準(zhǔn)備的?!睆埵贤蝗粐@息著說道,“我剛嫁進(jìn)連家的時候,家里年節(jié)啥的,有頓粳米白面吃,都不帶全做粳米白面的,總得再另外預(yù)備出點粗糧。這一上桌,你奶也不說那粗糧是給誰吃的,就放我和你三伯娘跟前。”
“我和你三伯娘心里都明鏡兒似的,那就是讓我們倆吃。我們也真老實,自己就挑著那粗糧吃。我那個時候就想,做媳婦的,可不得上孝敬老人,下照顧小姑子啥的嗎。那粗糧我不吃,誰吃?后來日子常了,也覺出不對勁??墒悄镞@臉皮薄啊,要是那時候敢不吃粗糧,去吃細(xì)糧,你奶那脾氣,肯定能罵我們?nèi)烊共粠獨獾?。就想著吧。讓人罵嘴饞啥的,犯不著?!?
“娘,你那是沒想明白,那根本就不是嘴饞不嘴饞的事。”連蔓兒道。張氏這是被周氏的罵給洗腦了。
“嗯。娘現(xiàn)在想明白了。就是那個習(xí)慣吧,還真是今天看見兩樣的饅頭,我這手啊。就這自己個去抓那粗面的了?!睆埵蠂@道。
“娘,你肯定是想,你吃了粗面的,我們幾個就能多吃一個兩個那白面的了?!毙∑呔偷?。[~]
這話讓張氏覺得心里熨熨帖帖,幾乎就流下淚來。
小七說的沒錯,很多做娘的,寧愿自己吃糠咽菜。就是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能多吃一口好吃的。
“我都沒跟你們說過,剛進(jìn)門那幾年,這過年的時候,家里不是都有雞有肉,還得買點別的好吃的嗎。在咱家。從來都是只吃一頓,剩下的那好飯菜,下一頓你奶就不往桌上端,還有沒做的肉啥的,也不做了。你奶還催著我回娘家串門,就等著我前腳走了,后腳她再把那好飯菜端上來吃,肉啥的也做著吃。等我從你姥家回來,那些好東西也都吃沒了。哎”張氏發(fā)出一聲長嘆。
這些事。確實是她以前從來沒說起過的。張氏今天晚上的話有些多,這是因為連秀兒就要出嫁了,所以見景生情,想到了她從前做新媳婦的時光了吧。
“娘,以后咱家都是你當(dāng)家,再過個一兩年。以前那些啥破習(xí)慣,破事的,你也就能全忘了?!边B蔓兒道。
“嗯?!睆埵洗饝?yīng)了一聲,伸出手來,給連蔓兒掖了掖被角。
睡了一晚,第二天早上醒來,簡單地吃了個早飯,這縣丞的小院子里就人來人往地忙碌了起來。有喜娘來給連秀兒梳妝,張氏往前走了兩步,似乎是想過去幫忙,后來見那屋里人多,就退了回來,沒硬往前面去。
很快,迎親的隊伍來了。連蔓兒就想看那位比大姑娘還俊的新郎官,可惜迎親的馬上坐的并不是什么美貌少年,而是一個胡子拉碴的中年人。
“是鄭三老爺家的大公子?!本吐犚娪腥苏f道。
原來太倉縣迎親的規(guī)矩,未必要新郎官來親迎。其實,也不只太倉縣這樣,其他的地方也是如此。
那邊連秀兒一身大紅嫁衣、頭上蓋著紅蓋頭被婆子背了出來,放進(jìn)轎子里。這迎親的隊伍就敲鑼打鼓地走了。
周氏扶著門框站著,眼圈通紅通紅,旁邊是連蘭兒,正在低聲的勸慰。不過是說姑娘家都有這一天,只要嫁的好,這輩子有了著落,做娘的就該樂呵。
這個時候,才有人安排連家這些人,包括連蘭兒娘兒兩個、張氏娘兒四個、趙秀娥的娘家人等坐車去鄭家吃酒席。
馬車都是鄭家提供的。
鄭三老爺家住在太倉縣縣城的北城,連蔓兒坐在馬車?yán)?,悄悄地掀起簾子的一角往外看。就看見一條大街兩側(cè)都是高墻深院,一戶挨一戶地,有的人家還共用著花園。剛才出門的時候聽何氏說,這城北住的有錢人家,大多姓鄭,不是一家,就是同族。
看著屋宇森森的樣子,鄭家當(dāng)真是當(dāng)?shù)氐暮雷濉?
鄭三老爺家就在這條金獅子大街偏西頭,不過馬車卻越過鄭三老爺家的大門,繼續(xù)往西走,進(jìn)了相鄰的一戶人家的角門。下了車后,又有人引領(lǐng)者進(jìn)了一個大園子,酒席就擺在園子內(nèi)的花廳里。
“鄭三老爺家辦喜事,不只這全城的人,全縣那有頭有臉的人,都得來賀喜。咱是新親,高看咱一眼,專門給俺們安排這個園子,省得在那邊鬧鬧騰騰地,酒席吃的也不消停。”在花廳內(nèi)坐下,何氏就說道。
果然,這花廳內(nèi),中央隔了一張屏風(fēng),那一邊是連老爺子帶著連守義、二郎等男客,這邊就是連家女客。
花廳內(nèi)似乎有地龍,坐在里面,即便前面隔扇大開,也一點不覺得冷。而花廳前面,早就搭好了戲臺,已經(jīng)有伺候的人送了戲折子上來,請連老爺子點戲。
看來還真是給新親們找了個貴賓席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