似乎是有些不可思議,但是這里的莊戶人家就是這樣,一鋪大炕,可以同時住上老少、甚至同輩的幾對夫妻,照樣生兒育女。當(dāng)然,到了晚間,幾對夫妻之間會被隔開,形成相對**的空間,或是用類似于炕屏的閘板,或是從頂棚垂下簾子。
趙秀娥當(dāng)然不愿意,但是連老爺子這么說了,就表示不可更改。最后是趙家的人壓服著趙秀娥,趙秀娥沒有法子,只得接受了。
似乎是為了避免夜長夢多,連老爺子當(dāng)即就安排人到鎮(zhèn)上,去搬趙秀娥的嫁妝。
“把鎮(zhèn)上的房子空出來,也好賣?!边B老爺子是這樣說的,“要不,人家還以為咱們不是誠心賣房?!?
連老爺子這樣說的時候,還有意無意地看了看趙文才和連守義兩個人。
連蔓兒覺得連老爺子在這件事上的做法很英明。當(dāng)然,他們一家?guī)卓谝脖贿B老爺子叫上,幫忙搬東西。
蔣氏和連繼祖也跟去了鎮(zhèn)上的房子,當(dāng)初他們搬回來,還有些不常用的箱子柜子就留在了那座宅子里庫房里,現(xiàn)在要把宅子清空,這些東西自然也要拿回來。
就這樣,趙秀娥搬進(jìn)了東廂房。她和二郎,與連守義夫妻帶著六郎,各占了半鋪炕。
“這下你二伯娘應(yīng)該不會抱怨,沒兒媳婦在身邊伺候了吧。”張氏看著何氏樂呵呵地搬東西,小聲道,語氣中并不是那么肯定。
“誰知道那?!边B蔓兒輕聲道。趙秀娥的臉可是一直沉著的。“咱這院子以后肯定比以前熱鬧,這是一定的?!?
后來的事,正如連蔓兒所說。
轉(zhuǎn)眼就是立春,莊戶人家俗稱打春。春天來了,萬物即將生發(fā),這在莊戶人家眼里,是個大日子。在這一天,三十里營子這邊有吃春餅的習(xí)慣,叫做打春餅。
連蔓兒家當(dāng)然也不例外,這天早上,等早點鋪子的客流高峰過去了,連蔓兒就提著籃子,帶著小跟班小七,到鎮(zhèn)上去采購。
瘦多肥少的豬肉,買了二斤,水嫩嫩的蒜苗買了二斤,干豆腐買了兩斤。再加上家里本來就有的胡蘿卜、大蔥、特意發(fā)的綠豆芽,春餅卷的餡料就差不多齊了。因為家里沒有雞蛋了,連蔓兒最后還買了二十個紅皮雞蛋,這才從鎮(zhèn)上回來。
看各家的生活條件,打春餅用黍米面、雜豆面、白面都行。連蔓兒一家本來打算用三和面的,后來想想,難得的好日子,干脆全用白面,給大家打打牙祭,他們家現(xiàn)在完全吃的起。
打春餅,就是和面,烙薄薄的餅,里面卷上各種餡料,然后蘸著大醬吃。
不過還有更方便的,就是攤煎餅做春餅。煎餅比烙餅要薄,更適合卷著餡料吃。三十里營子這里,各家按照自己的喜好,有的攤煎餅,有的干脆烙餅,再簡單地炒個豆芽菜,也不一定要卷在餅里吃。
連蔓兒就提議攤煎餅。
“娘,昨天我和小壇子說打春餅,他告訴我,廟里有現(xiàn)成的煎餅烙子,我跟他說咱能不能借來用,他說行?!边B蔓兒對張氏道。
“那敢情好,蔓兒,你去看看,能借來,咱就攤煎餅?!睆埵暇偷馈?
連蔓兒就來找元壇,元壇早將煎餅烙子準(zhǔn)備好了,替她提了過來。
這煎餅烙子是鐵做的,樣子與連蔓兒前世看過的電餅鐺很相似,兩扇原形的厚鐵片,屁股處合頁鏈接,把手比較長,末端制成環(huán)狀,便于拿放。這個年代的鐵制品,都很重,這個煎餅烙子足有三四斤的樣子,雖然對連蔓兒也不算什么,但是元壇還是殷勤地替他送了過來。
攤煎餅不需要和面,而是要將面里加水,攪拌成均勻的面糊。煎餅烙子送到的時候,張氏已經(jīng)將面糊準(zhǔn)備好了。
最近老宅那邊總是很“熱鬧”,這頓春餅,連蔓兒一家準(zhǔn)備在早點鋪子吃。
*********
萬分感謝大家的玉兔、月餅、粉紅、推薦各類打賞和票票,每次上來打開頁面,都很欣喜,嘻嘻。
明天粉紅翻倍,求大家繼續(xù)支持,讓《小地主》留在粉紅榜上。
&^^%#重生小地主226_第二百二十六章打春餅更新完畢!
_f