鉛灰色烏云彌漫在天際,雷霆從厚重的云層中一閃而逝。
閃電短暫的照亮了昏暗。
高速公路上,連成一線的車隊速度極快。
車輪碾過水洼,飛濺起水花。
一分一秒都不敢耽誤。
既然已經(jīng)沒有退路,林安自然不會再猶豫。
雖然在推測中,自己有可能不會消失。
但他無法容忍自己的記憶,像被玩弄一般不停的失去。
如果連自己重要的人都不曾記得,那么活著和行尸走肉有什么區(qū)別。
基地成員消失,他可以不在乎。
溫雅呢?墨靈呢?還有坐在駕駛室的那個人呢?
如果這一次選擇了逃避,那么日后消失的人是安景天、安夏呢...
甚至有林安想過,靈異事件很有可能和自己綁定了。
畢竟他和墨靈是第一個接觸無頭嬰兒的人。
既然不在小鎮(zhèn),甚至不在周邊都會發(fā)生失蹤事件。
那么就意味著,靈異事件一定發(fā)生了某種變化。
如此一來,除非他不接觸任何人,不然消失事件就會不停的在他周圍發(fā)生。
倒時候,自己便成了移動天災(zāi)一般。
自此孤獨,與世界不容。
這種活法,和死了又有什么區(qū)別???
他將被世界所遺忘,亦或者遺忘整個世界。
果然啊。
林安心中苦笑。
難怪前世所有人談到靈異事件會聞之變色,恐懼無比。
哪怕你能抵抗,但接觸的代價亦是不可承受的。
“林安?”
“我們這是要去哪?”
車內(nèi),溫雅有些緊張的看著他的身后,她認(rèn)出了這是返回的路。
雖然路線有所不同,但憑借她的記憶里,這條路線分明是通往小鎮(zhèn)的高速公路。
那里不是...
那處恐懼的所在嗎?
林安不是反復(fù)叮囑自己這些人不要靠近嗎?
駕駛室內(nèi),林安眼神復(fù)雜,無法回答溫雅的話。
他甚至連自己想做什么都不能說。
只要不涉及失蹤事件,溫雅的思維就是清晰的。
但,一旦觸及到相關(guān)信息,就如同越過雷池。
“沒事,不用擔(dān)心。”
林安一聲嘆息,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有些不安的溫雅。
出于對他的絕對信賴,溫雅選擇了不再詢問。
她相信林安,無論任何時候。
默然無。
他也想過獨自前往小鎮(zhèn),自己去丹華小學(xué)尋找線索。
但考慮到阻斷消失的方式,很有可能需要個人在現(xiàn)場。
不然駐扎點在解決失蹤事件后一定會搬走,誰會愿意在恐怖的根源附近安營扎寨呢?
現(xiàn)在只需要思考阻斷失蹤的方法是什么。
思緒運轉(zhuǎn),林安將每一條線索單獨列出來。
他要還原出靈異事件的“因”。
找到“因”,才能找到解決的辦法。
就像一團(tuán)混亂的毛線想要解開,就先要找到線頭。
鬼怪的殺人方式和手段可以沒有邏輯,但在它們誕生之前,必然是遵守邏輯的。
它們是在末日游戲之后出現(xiàn),在此之前必然有未轉(zhuǎn)變時的正常形態(tài)。
就如同厲鬼,在沒轉(zhuǎn)變之前,也不過是充滿怨氣的死人罷了。
況且有軍區(qū)駐扎點,破解的例子在前。
他相信自己也一定能找到那個“因”。
林安打算從模因的例子入手,畢竟兩者有很大的相似性。
正如同玩偶?xì)⑷说膬蓚€步驟,來自弟弟和哥哥生前的狀態(tài)(癱瘓,盲人,幼兒的無知)。
那么先從殺人手法開始,以及靈異事件接觸時的形態(tài)。
殺人手法:逆轉(zhuǎn)三大死亡順序(肉體死亡、記憶死亡、信息死亡)
靈異事件形態(tài):無頭嬰兒。
如果把模因的例子對應(yīng)到靈異事件中,那么這次靈異事件的“因”呼之欲出。
這類事件會本能的遵守,自己對死亡的理解。
所以...
靈異事件中,“它”理解的死亡順序便是:先從最后階段的(不曾在世界上留下信息)到肉體死亡。
文化最終的消亡是無人記得,無人傳承。人類的最終死亡亦是如此,無人知曉你曾經(jīng)存在。
結(jié)合無頭嬰兒,一切就很明了了。
一個未曾出生的嬰兒,在沒有看過這個世界一眼,甚至沒有發(fā)出一聲啼哭就直接死亡!
是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