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2章挖墻腳
許一山想了一個晚上要如何破局。
目前的局面很尷尬,黃大嶺窮追不舍,縣里沒任何表態(tài),法院以擇期判決壓著不敢出聲。似乎所有的事,都在圍繞黃大嶺公司起訴洪山鎮(zhèn)在轉(zhuǎn),卻又看不出苗頭來。
昨晚陳曉琪沒回去,她與許秀睡在一起,將她的床讓給了許一山。
天剛蒙蒙亮,許一山就起了床,他今天要趕去市里見嚴華。
陳曉琪將車借給了他,叮囑他注意安全。
許一山明白陳曉琪話里的含義,黃大嶺是個什么事都能干得出來的人。君子好說,小人難防。
許一山在法庭上爆出黃大嶺公司違約的事實,徹底扭轉(zhuǎn)了一邊倒的“民告官”的局面。
在老百姓心里,只要是“民告官”的官司,老百姓首先都會先入為主。在他們的意識里,民都是弱勢群體,是被官欺壓的對象。民告官都是老百姓被壓迫之后無處伸冤而走的最后一步。
因此,只要是民告官,無一例外都會先將代表“官”的一方,歸入到壓迫的一方。
然而許一山爆出的一個雷,讓圍觀的瓜民很清楚地看到事實的真相。并非是“官”沒理,而是“民”在利用民間的輿論,想要混淆視聽,顛倒黑白。
此雷一爆,黃大嶺想以返還保證金為要挾,逼迫洪山鎮(zhèn)將小平原土地拱手相讓的計劃徹底破產(chǎn)。
其實,許一山心里非常明白,洪山鎮(zhèn)小平原土地早晚會被開發(fā)。雖然小平原是在冊的耕地,但社會發(fā)展總有犧牲。
洪山鎮(zhèn)要想一枝獨秀,鶴立雞群,就必須拿出壯士斷腕的勇氣。
耕地紅線盡管不能碰觸,但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。
許一山突然發(fā)現(xiàn),自己并非是抵觸小平原土地出讓,而是在抵觸出讓給誰。原來他的潛意識里是抵觸黃大嶺。
嚴華來衡岳市已經(jīng)有一段時間。
這段時間里,茅山縣派了專人負責他們的一切,包括飲食起居,出外考察等活動。
盡管茅山縣在對待他的問題上可謂傾盡所有,但嚴華似乎不領(lǐng)情。他一直在回避與茅山縣正面接觸談投資的事。
社會上已經(jīng)有人在傳,說嚴華是一個騙子。
十多年前,全國掀起過一陣招商引資的熱潮。從而也衍生出來一大批打著投資旗號的騙子。
黃山當年就吃過一次虧。
黃山任茅山縣招商局局長的時候,上面領(lǐng)導壓下來任務(wù),必須完成多少引資任務(wù)。
茅山縣是個完全沒有任何優(yōu)勢的地方,招商引資談何容易。
就在黃山焦頭爛額之際,某天來了一個人,說他有個親戚是港商。親戚想來茅山縣投資建廠,問黃山有什么優(yōu)惠政策?
黃山聽說有人來投資,欣喜若狂,當即邀請投資人來茅山縣實地考察。
幾天來,來了一群人。領(lǐng)頭的派頭很足,鑲著金牙,戴著名貴寶石戒指,脖子上掛了一根至少有半斤重的金鏈子。
黃山陪著他們將茅山縣游玩了一個遍后,雙方坐下來談投資。
對方一開口就提出投資兩個億,準備在茅山縣建立一家制衣廠。所有產(chǎn)品全部走外貿(mào)渠道,一年可以為茅山縣創(chuàng)匯兩千萬。
黃山表面上顯得很平靜,內(nèi)心早已波濤翻滾。
當晚,投資人突然找到黃山,希望黃山這邊先借他一百萬應(yīng)急。因為他的錢被卡在海關(guān),暫時進不來。
黃山那時被即將落地的投資沖暈了頭腦,根本就沒想太多。當即安排人借給了投資人一百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