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算不殺了他,也逃不過軟禁或驅逐的下場。
被滿朝文武看在眼里,怕是其他有奪位心思的親王又要攪動風云了。
太上皇語氣沉沉:“孤立你做太子的時候,你上面那幾位哥哥沒一個安生消停的,你吃了很多苦頭,但始終沒有下過狠手。后來他們承你的情,各自前往封地駐守也算盡心盡力,方才能勉強穩(wěn)定這片江山?!?
“倘若換成別人來做皇帝,孤的兒子怕是活不了幾個,就連孤都未必保得住性命?!?
“但你不會這樣做,甚至大郎那樣對你,你還是遵循他的遺愿,將他和季淑妃一同安葬了?!?
別看太上皇平時像個和氣的小老頭,年輕時卻不是盞省油的燈,他主宰風云那些年,朝廷和皇室同樣流過無數(shù)鮮血。
只是擔憂王朝的壽命,才在教育子女的方式上,選擇了一個和歷代王朝都截然不同的做法。
九個兒子里,唯有昭仁帝是最令他滿意的。
太上皇深吸一口氣,目光幽幽道:“孤從來沒要求你做一個文韜武略的帝王豪杰,哪怕平時對你的不上進感到窩火,也只是身為父母的人之常情?!?
他氣昭仁帝不用功,但不怕昭仁帝沒本事。
自己退位時還年輕著呢,一開始就是動了幕后輔佐的念頭,用昭仁帝推行以“仁”治國,淡化這片土地曾經嗜血的風氣。
養(yǎng)孩子這件事情,不能說昭仁帝做的有多好,但除了偏心之外,小一輩們之間確實沒有那種死斗不休的隔閡。
至少除了被安親王利用的賢王,每個孩子心中都對他有過父愛與親情的期盼。
這與昭仁帝自身的寬厚溫和脫不開關系,倘若他是個冷酷的帝王,孩子們不會有這樣的渴望,只會感到恐懼與防備。
“你在位的這二十多年來,已經做的很好了……孤很快將會成為中原漢土的第一個無上皇,堪稱前無古人?!?
“而孤所得到的這份榮耀,與你,與小三他們都脫不開關系。”
“未來大周若屹立數(shù)百年不倒,小九啊小九,你也功德無量?!?
太上皇低笑地說著,緩緩走出長寧宮,眺望著天空悠然舒了一口氣。
接駕的宮廷木車已經停在了長寧宮前,他抬臂揮了揮手,頭也不回地向前走去。
“別愣著了,一同去天壇祈福吧,今天是個好天氣啊……”
昭仁帝回過神來,忍不住雙眼發(fā)紅,他按捺住激動與重新昂揚的心情,大步跨前跟了上去。
太上皇說得對,“傳承”二字,不僅僅是一代和兩代,而是數(shù)代的事情。
無論未來大周走到哪一步,興榮也好,衰落也罷,離不開每一任帝王的辛勞奮斗。
他們都是這座王朝不可分割的一部分,同心協(xié)力地朝著不朽前進。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