昭仁帝又病了,一連三天沒上朝。
出于禮節(jié),云苓去養(yǎng)心殿探望診脈了一次,發(fā)現(xiàn)他根本沒病。
“他身體好著呢,活個七老八十絕對沒問題,就是整天垮著張臉,一看就是在跟瑞王賭氣。你說說他,都一把年紀(jì)了,怎么反而還越活越回去了,絕食這種幼稚的事請都能干得出來。”
這兩天御膳房絞盡腦汁地琢磨他的口味,輪換著菜式做了一桌子美味送過去,他連筷子都不動一下,一連幾餐都是如此。
各府皇子紛紛進宮探望,唯獨瑞王一直不見蹤影,其他人這個哄那個勸,誰來都不管用。
“平時在太上皇面前乖得跟個孫子似的,被寶貝兒子罵了也不舍得罵回去,就知道折騰身邊其他人,真是上輩子欠他的!”
燕王等人雖說生在皇家,錦衣玉食不愁吃穿,但攤上這么個作爹,也不知道是福是苦。
云苓狠狠地吐槽了昭仁帝一通:“都一把歲數(shù),是要滿五十歲的人了,性子卻看不出一點成熟靠譜來?!?
蕭壁城正認(rèn)命地在書案上處理政務(wù),聽到這話忍不住抬起了頭。
從前的他作為兒子,對身為一國之君的父親有著本能的孺慕與崇敬之情,不過成家立業(yè)后他變得愈發(fā)成熟穩(wěn)重,心態(tài)已經(jīng)與年少時大不相同,也就慢慢看清了對方的真本性。
他放下筆,活動著手腕笑了笑:“這句話你倒是說對了,父皇就是個老小孩。”
“我倒覺得他對大哥的掌控在情理之中,因為他根本沒有學(xué)會該怎么做一個父親,只是一昧的效仿皇祖父罷了,這一點也許連他自己都沒意識到。”
“父皇作為皇祖父的老來子,更是一眾兄弟中最小的孩子,其實皇祖父多少也有些偏愛他,只不過那種偏愛,與他對大哥的偏愛有所不同?!?
“皇祖父對父皇的偏愛,是真的為了他好,逼他刻苦讀書,學(xué)習(xí)為君之道,讓他懂得寬容仁愛。更是力排眾議扶持他坐上皇位,甘愿在身強力壯的年紀(jì)就早早退位,在幕后繼續(xù)扶持他累積名聲與威望。”
太上皇三十六歲時正式稱皇,但只在位了二十年就退位了,那會兒他才五十多歲,身體情況完全可以再把持朝政十年。
可他決定了要傳位于昭仁帝,擔(dān)心朝廷世家派系的力量越發(fā)壯大,等到了那個時候昭仁帝才登基的話,作為新皇會壓不住他們。
所以才早早退位,屈居幕后,依舊為昭仁帝出謀劃策,幫助他盡快樹立起威信和聲望。
昭仁帝總會感慨他年輕時是多么多么的艱難辛苦,但如果沒有太上皇在背后支撐,他只會過的更苦。
蕭壁城平聲道:“父皇本就是個孝順兒子,從小就聽父母兄長的話,他登基的也很早,那會兒還沒什么治國經(jīng)驗,又是破除嫡長制度后被傳位的第一人,心中底氣不足,所以習(xí)慣了事事都聽從皇祖父的意見?!?
“他一生順風(fēng)順?biāo)际且驗橛谢首娓冈谇懊?,用腳印一步步地為他踩出了一條路來?!?
“想必你也發(fā)現(xiàn)了,父皇極少會忤逆皇祖父的意思,那是因為他習(xí)慣了被掌控安排的人生,并且從中得到了數(shù)不清的好處。所以在對待大哥的時候,父皇也總是下意識地想要掌控他,替他做主任何決定,因為在父皇的潛意識里,那就是對大哥好的表現(xiàn)?!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