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待事情有定論,我再詳告于你。”
“嗯?!?
朱懷頜首回應,并對祖父提議:“天色已晚,您明日還需返宮,宜早些安寢,明晨我陪您一同下山?!?
“甚好!”
朱元璋應允。
次日拂曉,天空尚泛微光,大明宮午門外,文武百官按左、右序列站立。
此時天寒地凍,寒意逼人至極。
然而皇上尚未宣召開朝,群臣只能在凜冽寒風中顫抖等待。
傅友文今日時而神采奕奕,時而憂心忡忡,面容上表情瞬息萬變,顯得頗為怪異。
“傅大人,您這是怎么了?”
詹徽側目詢問傅友文。
傅友文輕嘆一聲:“好壞交織,暫且不宜透露,乃是機密,待開朝后再稟報皇上。”
詹徽對此嗤之以鼻,自覺無趣。
不知過去了多少時間,直至一名小黃門宦官宣布開朝,眾人才得以長舒一口氣,邁步跨過午門,朝著奉天殿進發(fā)。
嘡!
嘡!
嘡!
三聲銅鼓響徹大明宮內(nèi)。
奉天殿中,朱元璋身著黃龍袍,頭戴九龍冕,面容威嚴地緩坐在龍椅之上。
今日正是冬月初一,舉行朔望大朝會的日子。
朝會初始,百官立定,太監(jiān)引禮唱喏。
諸般禮儀完畢,戶部侍郎傅友文手持笏板,步出隊列。
“啟稟皇上!”
朱元璋冷靜地看向他,面無波瀾地道:“呈上奏折?!?
傅友文匯報:“大明郵寄驛站試行一月,已匯總得出冬十月的財政數(shù)據(jù)?!?
“洪武二十四年,湖廣布政司所屬驛站總收入約為九萬三千七百兩白銀。”
此甫出,全場震動!
即便是朱元璋,亦不禁為之愕然,神色變換不定。
僅湖廣布政司一地,竟有如此豐厚的收益?
傅友文接著陳述:“川蜀驛站收入約為三萬六千兩白銀?!?
考慮到川蜀地區(qū)地形崎嶇險峻,收入較低也在情理之中。
“東南浙江、兩廣等地驛站總收入共計十三萬九千二百兩。”
此刻,整個大殿中盡是倒吸涼氣之聲!
一個月內(nèi),竟高達十三萬兩!
這一驚人數(shù)字顛覆了群臣的認知。
他們與朱元璋乃至歷朝歷代的君主一般,一直認為農(nóng)耕為國家根本。
當初推行驛站郵票制度,盡管大家也都表示贊同,但從未有人將驛站郵寄收入視為朝廷財政的主要支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