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畫家的畫,可能真的是死了才值錢,才能名聲大噪。
不談藝術(shù)價值,單單看市場表現(xiàn),目前在世的這批華夏畫家,都遠(yuǎn)不如在民國那個動蕩年代里成長起來的那一批。
而且,齊鳴還發(fā)現(xiàn)一個問題,中國畫不如油畫!是大大的不如。
翻看胡潤百富榜,排出的2022年華夏最暢銷藝術(shù)家榜,前20名里,除了1個雕塑家,其他的都是畫家。
但這整整19個畫家里,涉獵國畫的僅僅6人!而完全是靠國畫上榜的才4人!剩下15人全是畫油畫的。
而放到民國到2000年這期間,徐悲鴻,傅抱石,齊白石,張大千,吳冠中等等,無一不是國畫大家,那時候華夏的書畫市場,哪有油畫說話的份。
一天天喊著傳承,喊著文化自信,結(jié)果一看成績,呵呵,還是洋玩意兒更吃香,這多少是有點可笑。
齊鳴皺眉看了會兒,越看越是糟心,不止是繪畫種類糟心,這畫出來的東西更是看不懂,比如這位高居暢銷榜第二的曾梵志。
這位是畫油畫的,年紀(jì)還不到60,在畫家里已經(jīng)算是年少成名了。而且他不但是湖北美術(shù)學(xué)院客座教授還是碩士研究生導(dǎo)師。
但是他的作品是這樣的:
這居然還是這位的成名作品:面具系列中的一副,還是比較正常的一副,其他的大多面容扭曲,跟拍喪尸片一樣。
可是他居然因為這面具系列,得了個“面具畫家”的雅號,簡直不可思議。
以齊鳴的審美,實在是get不到它的亮點。不像齊白石,張大千,哪怕你不懂藝術(shù),不懂畫,看到了至少也會說句好看。
光一個曾梵志也就算了,這種風(fēng)格的一抓一大把,還都是畫油畫的那一批。
看完,齊鳴甚至是懷疑,自己的審美是不是出了問題,反正要是有一天,他真開了自己的私人博物館,寧愿把錢撒了,也不會買這種風(fēng)格的,實在太辣眼睛。
越看越糟心,干脆就不看了。
放下了書,給小紫拉了拉被子,他就打算關(guān)燈睡覺了。
卻是不想,手機叮的一聲亮了,來的是條微信消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