崇禎二十五年三月十五,平遼大軍的北路軍已經(jīng)從薩爾滸退到了撫順附近。
眼看再有一天時間明軍主力就要進城。
前來勸降卻被吳三桂扣押的李思忠急了。
他扯著嗓子喊道:“我要見吳三桂,我要見他!”
看押他的士兵很快將這個消息告知了吳三桂。
為了不引人注意,吳三桂親自來到他面前見面。
二人剛一見面,李思忠便質(zhì)問道:“吳三桂,吳大人!你到底在想什么?”
“我...”吳三桂欲又止。
他也知道自已該如何抉擇。
從撤退那一刻起到現(xiàn)在,他一直在思考是否投降建奴。
想了這么久,還是沒有下定決心。
“你已經(jīng)暴露了!”李思忠苦口婆心道:“投降大清是你唯一的出路!快投降吧!”
“我不信,證據(jù)呢?”吳三桂問。
李思忠想了想:“王永吉在你前面,對吧?”
“沒錯。”
李思忠猜測起來:“如果我沒猜錯的話,他會先你一步進入撫順城,然后把你關(guān)在城外。你隨軍糧草只夠半月之用,等半月時間一過,你將無糧可用?!?
“屆時要么束手就擒,成了王永吉的俘虜;要么投降大清,為大清效命?!?
“但是我要提醒你,現(xiàn)在投降大清還能和大清談條件;斷糧之后再投降,可沒資格談條件?!?
吳三桂還是有些不信:“如...如果他敢這么讓,我會立刻攻城?!?
“不信走著瞧,留給你的時間可不多了?!崩钏贾以俅尉?,“另外趕快把老子放了,否則后果自負?!?
李思忠的話雖然難聽,但是說到了吳三桂心坎里。
他立刻對著身邊的親信說道:“馬上就要抵達撫順城了,向中軍詢問是在城外駐扎,還是進城休整?!?
“是。”那名親信騎馬離開。
吳三桂剛收回目光,遠處奔來數(shù)名探馬。
隨著馬蹄聲越來越近,他們也來到了吳三桂面前并說道:“啟稟總兵大人,末將抓住兩個建奴探子,他們聲稱是來投降的,且?guī)砹酥匾閳??!?
“把他們帶過來?!?
詢問過后,吳三桂愁眉不展。
所謂的建奴探子根本不是探子,而是多爾袞派來的信使。
他們帶來了兩個消息。
第一個消息是命吳三桂立刻放了李思忠,否則八旗兵會立刻發(fā)起進攻。
第二個消息與時間有關(guān)。
多爾袞給了吳三桂半天時間,如果再不投降,他會親率八旗兵攻擊吳三桂。
其實在是否進攻吳三桂這個問題上,多爾袞也很為難。
吳三桂表現(xiàn)的似敵似友。
攻擊吳三桂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