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苓聽到這話,第一反應也是殷棠抽風了。
“他不是很想得到負責遠洋貿(mào)易的機會么,我還聽說他府上還花了重金,特地從東楚請了能教西洋文的老師,將來是打算做譯官的,努力了半個月就學成了這副德行?”
蕭壁城搖了搖頭,表示他也不知道,隨即幸災樂禍地開口,“不管怎么樣,殷棠這次是別想插手遠洋貿(mào)易的事情了,元墨的洋文學了大半年,雖然還蹩腳的很,但有燕王妃那邊幫忙,遠洋貿(mào)易主掌人非他莫屬?!?
隨著大周上下的官道與商道修建,如今東南西北的貿(mào)易往來也愈發(fā)頻繁,除了西洋物件之外,現(xiàn)在還偶爾會有波斯、天竺那邊的特產(chǎn)流入,
從古至今無論任何時候,學好一門外語都是前途光明,且大有用處的。
當初蕭壁城在綏城邊關待了五年,便是在打仗之余自學了突厥語,詳盡了解了敵人的風俗與習慣。
若不然的話,他也不會輕易打下那么多勝仗,成為蠻人聞風喪膽的人物。
故而四通八達的商道打通后,朝廷已經(jīng)在考慮組織官員們進行長期集訓了。
墨王一直都比較有遠見,當初剛進入戶部時,就主動尋求燕王妃幫忙找了老師學習洋文。
云苓倒是也想過在清懿書院里開設外語專業(yè),怎奈何這方面的人才就更加稀缺了,在大周完全找不到幾個懂洋文的人,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東楚。
然而那會兒東楚與東瀛的戰(zhàn)事打的火熱,故而開設外語專業(yè)的事情就不了了之了。
如今戰(zhàn)事結束,這件事倒是又提上了日程,燕王妃答應幫忙在東楚找一批精通洋文、東瀛語的人來清懿書院做老師。
不過,云苓不打算把外語納入必修課,大周人目前的受教育水平不高,先把漢文學明白了最要緊。
今后清懿書院會在六院與醫(yī)學院之外,再單獨開設一個外語學院,單獨進行定向教學和等級考試。
想到這里,云苓不由得調(diào)侃道:“看來殷棠找的老師不太行啊,將來他想插手外貿(mào)的事情,只怕還得先去清懿書院過了四六級和專八呢?!?
蕭壁城也笑起來,“等所有教授外文的夫子全部都被收攬到清懿書院中,將來任何朝廷官員想學習和考試,也都需得過了書院這關才行?!?
這樣一來,那些沒有本事只會吃白食的官員,就通通都得滾蛋!
他要的是賢者與能者勝任之。
云苓沒有多關注殷棠的情況,只以為他找了個不靠譜的洋文老師。
殷棠也是倒霉催的,其實他這半個月來洋文學的還不錯,畢竟是個沒有水分的新科狀元,天資擺在那里。
但誰家正兒八經(jīng)的老師會教學生說臟話啊,別說“法克魷”了,殷棠連“誰特”和“碧池”兩個詞都沒聽過。
他在洋文老師嘴里聽過最夸張激動的詞,也就是“哦漏”、“哦賣糕”了。
這次算是腳一崴,掉進了璇璣挖的十米大坑里。
故而他醒來后一個激靈,意識到自己闖大禍后,立馬便激動地對著使臣控訴了一通,說自己讓人給坑了。
使臣聽得一陣陣沉默,但也知道金元寶是東宮的座上賓,便安撫了殷棠,讓宮婢去東宮傳話,問其中是否有何誤會。
消息傳到東宮時,云苓的眼角忍不住抽搐了幾下。
“果然,我不該對你抱有任何幻想,寧肯相信母豬會上樹,也不能相信你改邪歸正做個乖寶寶了?!?
“誒嘿嘿嘿……我在御花園偶遇了那個男的,他自己跑過來搭訕的,我這不是沒忍住,想替你報仇嘛!”
正在吃炸雞蛋糕的璇璣干笑了兩聲,睜大眼睛可憐巴巴地望著云苓,試圖萌混過關。
蕭壁城這次卻是站在璇璣這邊的,認可地道:“我倒覺得小不點這次做得不錯,也算是幫了元墨一個忙,不費吹灰之力地將殷家從遠洋貿(mào)易的合作中踢了出去。”
他早看殷棠不順眼了,只是面上做不了什么,只能背地里使點絆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