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苓眸光流轉(zhuǎn),心中便有了主意,“既然你爹支持你留在清懿書院,那事情就好辦了,你嫡母做的事我會單獨找刑部尚書大人講清楚,叫他單獨與你父親說?!?
她身為太子妃,不好在明面上插手柳家的家事。
如今之計,需要保證柳清硯能順利在清懿書院里待下去,并且不再受柳三夫人干擾阻撓。
若直什么你家閨女未來可期,先來個三年讀研五年讀博,不用急著嫁人,這種話便是柳三郎這樣善待柳清硯的父親,一時半會兒也接受不了。
不過出于對柳家將來的考慮,刑部尚書是一定會插手這件事的。
柳清硯聞,目露感激之色,“學生謝過太子妃大恩?!?
太子妃親自和祖父說,自然跟她開口不一樣。
云苓拍了拍她的肩膀,神色認真地道:“我可以讓刑部尚書大人出面為你的婚事做主,讓你不再受嫡母鉗制,但不保證她會不會在背地里耍陰招,你依舊不可掉以輕心,一定要將自己保護好,知道么?”
以女子清白為籌碼算計婚事,從古至今都屢見不鮮,她的原身就是這種事情的親歷者。
“我知道如今大周有很多女子在慢慢改變,敢于反抗長輩指定下來的婚事,或是主動與夫家提出和離,又或是在遭遇不幸后,依舊能堅強地活下去。但一碼歸一碼,我自然更希望你們順遂無憂,遠離這些痛苦與煩惱。”
從最初千夫所指的京城丑女,到風口浪尖上褒貶不一的靖王妃,再到如今萬人敬仰的太子妃。
云苓一路走來看似風光順遂,何嘗又不是步步為營,苦思熟慮謀劃而來的。
如今很多女子都受到影響,不再如從前那般完全臣服于封建禮教之下,逐漸有了為自己抗爭的思想。
大街上出來自主營生的女子屢見不鮮,大理寺受理的婚姻案越來越多,戶部登記的和離率較三年前有了顯著飆升,刑部受理性一侵案后,受害者的自殺率也大幅度下降。
民報時不時會報道些女子休夫的奇聞,今年清懿書院也多了很多慕名前來報考的姑娘。
這些表現(xiàn)都是最好的證明。
但話又說回來,在這樣保守的時代風氣下,若非婚姻不幸百事哀,又怎么會有那么多女子咬牙選擇和離。
云苓樂于見到她們蛻變后為自己而活,但并不希望她們的蛻變都是源自磨難的洗禮。
“保護好自己,莫讓路旁的荊棘阻攔了你的腳步,你的聰明才智與玲瓏心思并不輸于男子,故而我對你寄予厚望,希望你將來能夠在朝堂上大放異彩,實現(xiàn)自己的價值,而非被后宅之事所困頓消磨?!?
柳清硯抬眸對上那雙閃著星光與關懷的眼睛,目光交纏間陡然讀懂了其中的深意,不禁心中顫動,眼眶也跟著涌上熱意。
她拱手朝云苓深深行了一禮。
“學生會永遠記得您的話?!?
最初報考清懿書院,一是為了逃離柳三夫人的掌控,二是為了容婼。
至于朝堂上的事情,柳清硯還當真沒有想過太多。
女子科舉入朝為官,她在話本上看過,不免有幾分向往和期待,卻又覺得離自己很遙遠。
在后宅中夾縫求生,是她十幾年來一成不變的生活。
對她來說,在不過分引起嫡母警惕的情況下,展露自己的乖巧與聰慧來討得東宮喜愛,尋找一個強大的靠山便是她對抗嫡母的最好辦法。
后來在清懿書院的這一年里,柳清硯只覺得這個想法在書院獨特的氛圍,以及思修課程教導的潛移默化下,隱隱發(fā)生了改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