姜小白見趙曉錦不愿意當副總,倒是也沒有強迫,主要是這副總不副總的其實也就是一個名頭而已。
華青控股集團現(xiàn)在的情況是,干強,枝也強,主干是總部這邊,枝葉是各個子公司,也就是控股的一級公司。
而華青控股集團,是子公司的自主性比較大,比較強,這集團的總部,其實也就是比子公司的副總地位上高了一些,實際的權利嘛,還不一定有子公司的副總大呢。
畢竟子公司那邊是要負責具體的業(yè)務的,但是總部這邊,往往是做一些戰(zhàn)略上的事情,負責總部和各個子公司的溝通問題,很多項目上的事情,往往是子公司的自主權更加的高一些。
所以這集團總部的副總,也就是聽起來高大上一些而已。好聽一點而已。
至于說什么學歷的問題之類的,姜小白從來就沒有在乎過,要是說學歷方面有要求的話,那他就應該第一個下臺的,他學歷還不夠呢。
這學歷嘛,其實很多時候只是一個敲門磚而已,對于現(xiàn)在需要進入集團的人,肯定是需要這塊敲門磚的。
因為你有沒有能力,我根本不知道,這總不能夠說,是個人過來,說是有能力,就用吧,就給開高薪吧。
既然沒有辦法評判,那就簡單的以學歷來。
而且一定程度上,有學歷的話,在一些方面,確實比沒有學歷的要懂的多一點,上手也快一點,見識也廣一點。
但是這一點,不適用于跟著自己一起創(chuàng)業(yè)成長起來的那批人的,趙曉錦他們是跟著自己一起創(chuàng)業(yè)成長起來的那批人。
他們經(jīng)歷了,華青控股集團從無到有,從小到大,從大到強的過程,對于一家公司一家企業(yè)的成長歷程有無比深刻的認知,因為這個過程中他們親身經(jīng)歷了。.八
他們對于各個時期,在商場上遇到的問題,需要做出的決策,處理危機的能力,對于市場的判斷能力等等各個方面都有自己的見解和處理方式的。雖然說學歷上可能稍微欠缺一點,但是能力的高低,卻遠遠的比學歷強的。
這是經(jīng)驗決定的,當他們跟著一家企業(yè),成長為世界五百強企業(yè)的時候,他們就具備了成為世界五百強高管的能力。
這就像是古代的王朝,一個開國皇帝的崛起,身邊往往圍著一群同鄉(xiāng),比如徐達、湯和、李善長等都是淮西人士,而在明朝成立后,朝中大半都是淮西人士,時稱“淮西勛貴”。
為什么一個小小的淮西,竟然承載了天下大半的能人,這莫非是冥冥之中注定要讓朱元璋當皇帝嗎?
無獨有偶,劉邦身邊的重臣蕭何,曹參、樊噲好多都是同鄉(xiāng)的人,難道說一個小縣城這么巧就藏著這么多曠世奇才?
常說時勢造英雄,沒錯,其實有時候實踐和鍛煉的機會更加重要,只要是有機會,有能力就能夠脫穎而出的。
所以這學歷,在高層上邊,恰巧不是姜小白看重的東西,比如說王超和王猛,兩個人都是高中畢業(yè),要說什么商業(yè)理論和什么高深的商業(yè)知識他們肯定說不出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