↑返回頂部↑“行一步作詩百首,此非人力可及??!就是國內(nèi)頂尖的文人聚在一起,也不可能一天之內(nèi)有百首佳作?!?
“今日不要去參加盂蘭盛會,因為皇上今年來了興致,說是要親臨現(xiàn)場選拔英才。如果撞見了你,恐怕反而不美。”
李陽我心里面明白,老丈人這是一番好意,只不過箭在弦上,不得不發(fā)!
奔波千里,只為把握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,怎能如此輕易錯過?!
大周王朝極為重視詩詞歌賦的才能,比如當今探花秦霄擅長詩文,名聲就比第二名的榜眼楚云大得多。
只要是在盂蘭盛會上嶄露頭角,便可以名滿天下,為以后前程打下良好的基礎(chǔ)!
想到這里,李陽嘴里面只是應(yīng)付,說什么一定聽計從。
可是話說沒說幾句,便推說放心不下小王爺?shù)膫麆荩デ埔幌马槺銚Q藥,便從林府告辭。
出來之后,騎上馬直奔江邊,老遠就看到了一座高樓矗立在岸邊,巍峨雄偉,氣派非凡。
等來到了樓下,立刻就有伙計過來把馬牽走,李陽剛想往樓里面走,門口就過了兩個人把路攔住。
“請問,可有門帖?”
李陽一愣,問道:“什么門帖?此處不是盂蘭盛會的所在?”
攔路的人微微一笑,說道:“平時自然是隨意出入,可今日不行,必須是有名聲的文人才可入內(nèi)?!?
“這門帖就是寫明自身來歷即可,不知兄臺有何文名?”
這人說得十分客氣,但李陽卻啞然無語,所謂的文名就是指自己有沒有傳世佳作。
只要是能隨口吟誦一首在國內(nèi)流傳的詩文,人家自然是心領(lǐng)神會,把路讓開。
但李陽不愛炫耀,此時還真沒什么可說的。
憋了半天,這才說道:“我…和李肅有交情,他現(xiàn)在就在樓中,是他請我參加這盛會的?!?
“哎呀,原來是小王爺?shù)母喟?!誤會!”門口之人連聲抱歉,趕忙讓開一條路。
說實話,李陽心中頗為窩火,自己明明是來參加盛會,一轉(zhuǎn)眼怎么又成跟班了?
可也不愿意為這點小事計較,進樓之后,略一打聽,便快步上了樓梯。
“李陽,這邊!”
剛一上樓,就看到李肅正和一幫人聊得正歡,抬手沖自己打著招呼。
這些人一看都是些文人,有幾個還頗有貴氣,估計不是有品級的官員,就是王公貴胄。
里面有兩個人自己也認識,正是這一屆的探花榜眼,秦霄和楚云。
“來來,我給你介紹一下,這兩位都是聞動天下,名滿京都的青年才俊?!?
這位是探花郎秦霄,此為榜眼楚云,都是了不得的人才,你們年紀相仿,多親多近?!?
李肅剛介紹完,就見秦霄楚云一起站起身來,深深一躬,臉上莊嚴肅穆,是極尊重的表情。
這簡直就是弟子對待恩師的禮節(jié),在場所有人都嚇了一跳!
只有一個人帶著傲氣,甚至有一絲怒容,此人正是這一屆的狀元王懷!
王懷冷冷說道:“你們兩個是天子門生,一個榜眼,一個探花,為何要持弟子之禮?”
“此人何德何能,能受你們這樣的大禮參拜?!”
李陽笑著說道:“在下縣尉李陽,見過各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