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謂的九旄大纛,就是有九條牦牛尾巴裝飾的旗幟。
這面旗幟有特制的高桿挑起,足有數丈高,所有的匈奴在混亂的戰(zhàn)場上一眼看到。
大周皇帝高高站在土丘上,看到匈奴中軍精銳盡出,御林軍陣線岌岌可危,心內不由得慘然。
看起來謀事在人,成事在天,自己雖然盡了全力,也無法違背天意。
這場仗…終究是敗了!
眼瞅著御林軍的陣型被撕了個口子,匈奴的騎兵蜂擁而入,再有片刻的功夫,整個軍陣就會全面崩潰。
古代戰(zhàn)場上最講究的就是陣型對抗,一旦陣腳大亂,那是不管有多少人都成了一盤散沙,任由別人屠戮!
就在這時,只聽得一聲長長的馬嘶,猶如九天龍吟!
緊跟著悶雷般的馬蹄聲從身后響起,李陽率領的預備隊終于動了起來!
這支騎兵從土丘上猛沖而下,勢不可擋,猶如一把燒紅了的鋼刀,狠狠地插入凝固的油脂。
剛剛沖入軍陣缺口的匈奴騎兵猝不及防,被沖得人仰馬翻,片刻工夫就被砍殺殆盡!
而這次鐵騎沒有絲毫的停歇,猶如一把利劍向前猛沖猛插,突破了一層層的防衛(wèi)!
匈奴是進攻陣型,攻擊的時候如同流水,簡直是無孔不入,可如果說要防守卻也如同一盤散沙。
李陽這支騎兵一直養(yǎng)精蓄銳,都是生力軍,而且裝備精良,是大周朝軍力巔峰結晶!
而匈奴因為催動車懸大陣,所有的戰(zhàn)馬需要不停歇地奮力奔跑,早已經是強弩之末。
雙方一經接觸,猶如揚湯沸雪,片刻工夫就連續(xù)突破了重重防守,已經殺入了大單于中軍的位置!
九旄大纛就在百丈開外,匈奴迅速集結成陣,精銳騎兵一層層壓了上來。
平時交手,李陽的隊伍總是以火器開路,可這一次卻只憑借冷兵器砍殺,從頭到尾都沒有動用過火器。
其實每一個人的馬鞍橋畔都插著四把燧發(fā)槍,都是雙管發(fā)射,能擊發(fā)八次,卻無一人使用。
李陽奮勇當先,人馬已經被匈奴的鮮血染成了紅色,雖左沖右突,前進的速度卻越來越慢。
大單于剛開始還真是暗吃一驚,現(xiàn)在看清楚李陽身陷重圍,不由得仰天大笑!
“哈哈哈…我說怎么一直看不到這個該死的李陽,原來是想直取中軍,簡直是癡心妄想!”
“務必斬殺李陽于陣中!只要此人一死,大周必亡!”
雖然李陽率領人馬奮力沖殺,這時匈奴的中軍也都是百里挑一的精銳,實力差距并不大。
而且大單于極為狡猾,在這些日子的交鋒當中已經摸清了槍炮的射程,遠程炮火也無法支援。
眼看著李陽率領的隊伍被緊緊圍困,隊形越來越窄,眼瞅著已經沒有了機動空間。
戰(zhàn)場上的騎兵如果被限制了行動范圍,就只有束手待斃,大單于心中涌起了一陣狂喜!
果然是上蒼庇佑,自己終于要建立蓋世偉業(yè),將這漢人的王朝徹底顛覆,把中原的花花世界收入囊中!
此時李陽距離大單于不過數十步之遙,可就像咫尺天涯,再也沖不過去。
前面一排排,一層層的兵士猶如銅墻鐵壁,簡直無法撼動!
就在這生死存亡之際,李陽一伸手,從馬鞍橋側邊鐵盒之中掏出了兩個陶罐,用力一拉,便猛力擲出!
與此同時,李陽率領的騎兵們紛紛效仿,無數個陶罐帶著燦爛的火星,向四面八方擲去!
“轟轟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