↑返回頂部↑真正的石磨是要到春秋時期才發(fā)明出來,而大周王朝也就是個商周時期的科技水平,自然是沒人懂的。
現(xiàn)在富人們大多都是吃的稻米,雖然還做不出精米,但比起麥飯豆飯那顆好吃的不是一點兩點。
正因為這樣,稻米和麥子的價格相差懸殊,而老百姓一般都是只舍得吃麥飯。
當(dāng)年的麥子脫粒不夠徹底,外面還帶著一層薄薄的糠皮,這玩意兒煮熟之后愣往嘴里填,那真叫一個小刀拉嗓子!
可是小麥這個東西如果磨成面粉,那發(fā)揮余地可就大了去。
什么饅頭,面條,花卷兒,包子…你要是搞好了,就是弄點披薩和面包都沒問題呀!
只要是能掌握住這個市場,自然就能賺得盆滿缽滿。
雖然在縣城里牛二和馬六都算得上自己的下屬,可是李陽不是非常必要的時候,極少麻煩他們。
保安公司辦得風(fēng)生水起,牛二靠做正行也算是發(fā)財了,可是李陽只抽5%的純利,一文錢都不多要。
馬六成了縣城里面唯一的鋪頭,人人都得給他面子,自然財路廣開。
可即便是這樣,李陽也從來不在公開場合與其攀交情,就像是極其普通的熟人一樣。
韜光養(yǎng)晦這四個字說起來容易,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幾個人?而李陽就是其中的一個!
現(xiàn)在李陽和林初雪這小兩口日子過得幸福而又安逸,每天現(xiàn)在院里的健身房練練力量,打打沙袋。
然后出門到酒樓照看一下,基本上到了中午就回家吃飯,下午都是陪媳婦上那些自然科學(xué)的課程。
可是這幾天李陽天天在縣城里面轉(zhuǎn),只要是看到有石匠就去商談,而且聯(lián)系的還不是一個兩個。
在當(dāng)年石匠這個活計收入比較低,石匠的活可不比別的工匠,無非就是雕個墓碑,弄個石牌樓,上馬石之類。
這也不能天天死人雕墓碑,至于其他的那些石質(zhì)裝飾,也都是有錢人置辦新宅子才會弄一批,也不可能天天做新的。
所以縣城里面的石匠沒有幾個,甚至連個正經(jīng)的鋪子都沒有,大家伙靠的就是口口相傳,有事去家里來找他們就是。
李陽通過多方打聽,把這幾個石像的家都打聽明白了。
今天出門的時候懷里揣了幾張大紅帖子,做的是有模有樣,就像是邀請什么不得了的貴賓一般。
每到一家,必然恭恭敬敬先深施一禮,然后雙手把這張大紅請柬遞過去。
這些石匠論起來都是窮人,走在外面被人輕視,哪見過這種場面,都不太敢伸手接這張?zhí)印?
尤其這位送帖子的還是個秀才,這可比平頭老百姓高出一大截,人人都有受寵若驚之感。
接連送了幾家,總算是忙活完了,李陽興致勃勃回到了松月樓,直奔后廚。
“王狗兒,拿出你的本事,給我做一桌上檔的宴席,不惜工本,我要招待貴客!